2004/03/21 攝於馬太鞍溼地 細蝶蛹

浩浩蕩蕩的遊覽車,帶著尚沈浸在五星級飯店豪華舒適中依依不捨的我們,一路從海岸山脈頂迴轉直下。

隨著在樹叢間忽隱忽現的海色越近,在道別了今天最後一眼的碧海藍天,車行轉了個彎往縱谷方向,向南行駛至今天的主要活動區域「馬太鞍濕地」。

因為大片沼澤濕地到處盛產一種名叫馬太鞍豆的植物,便是地名的由來,

然而隨著時間的輪轉替換,在古老的阿美族捕魚技術即將失傳的同時,加上政府無知的將其他河川整治的方式帶入馬太鞍,兩岸的土堤防護水泥硬生生隔絕了人與溪流的親近,

所幸在地方有心人士的大力推行下,目前正亟欲恢復傳統捕魚的精髓,將古老阿美族祖先的生活智慧重現。

慶幸的是,今天來到這邊,並不是瞻仰曹錦輝的光環,而是美麗又迷人的原住民文化。

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炎熱的日頭打了個照面,趕緊躲在小的不能再小的樹蔭下集合,等著人手一瓶冰涼卻極卑微的礦泉水,以及導覽指引。

才穿過屋簷迴廊,轉了個彎,在池子邊,一叢翠綠的湖底,傳來一聲深沉蛙鳴,間歇的規律,貢氏樹蛙,在遊覽園區的入口處,先來個見面禮。

然後越過馬太鞍地標的情人木橋,和橋下清澈的水流。

說真的,在整治之後的溪流,跟條排水溝倒是沒什麼兩樣,難為了當地的原住民,還得在水溝裡建造魚蝦生活的環境,在建設與保育的衝突矛盾下,甚是諷刺,

不過水底的生態倒是欣欣向榮,努力在艱困的地形中掙出一片天,各自佔有領域而平和共處著,人哪!此刻應該汗顏吧。

走在橫跨溼地上的木棧道,突然老師在一株苧麻旁停了下來,然後隨手是一隻紅白黑相間的毛蟲在掌上蠕動,

是蛺蝶科的細蝶幼蟲,喜食苧麻,在葉背上產卵,接著葉面一翻,一個漂亮的蝶蛹就出現在大伙眼前,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驚呼,

雖然看到毛毛蟲很多人全身不自覺毛了起來,不過這蛹化過程倒是令人倍感新奇,我想沒有識途老馬應當找不出這大自然間蘊藏的奇妙。

對於珍貴發現的蝶蛹,我可是花了好大一番功夫,用鏡頭跟它搏鬥,然後離人群漸行漸遠,好在還有個蛙董陪我,其實根本是在練他自己的相機功能。

最好是一邊走還一邊質疑,沒事幹嘛帶腳架,哈,避免架到用時方恨無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