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7 攝於自宅,大甲媽祖鑾駕行經我家樓下,過水尾橋即等於出大甲城。

可以說有海的地方,就有媽祖的信仰。


在每年的上元,擲杯決定繞境進香的行程以及日期,八天七夜的繞境活動,其實在年初就已經開始張羅,等到日子的來臨。


三月「ㄒㄧㄠ」媽祖,在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聖誕前後,一連串的廟會活動,足見媽祖信仰在台灣人民的地位輕重,當然,你也可以把他看做是一個島國文化的代表。


媽祖起駕時間總在子時,然後總是要在起駕前下一點雨,老一輩的人深信這一場及時雨是吉兆,是開路、掃路,清除一些路上的妖魔鬼怪和不乾淨的東西,當然,也捎來今年春雨的信息。


傳統農家的信仰,大多是跟四時耕作息息相關的,廟會,相等於謝天,感謝上天的賜予,豐衣足食。當然,農家也是靠天吃飯的,祈求來年收成一樣好。大甲媽祖出巡,總在清明前後,適逢梅雨季節,為中南部廣大的農地帶來灌溉水氣,所以,大甲媽,又有「雨媽」之稱。


人常說,「大道公風,媽祖婆雨」,保生大帝與媽祖婆鬥法,媽祖用風吹落大道公的頭冠,大道公則降雨洗去媽祖娘娘臉上的脂粉,讓對方狼狽。巧的是,四時節氣,因為有了神話故事的點綴附會,更顯的深刻易懂,也表達出樸實老百姓的可愛。


大甲鎮瀾宮的八天七夜繞境行程,子時出發,行經台中、彰化、雲林到嘉義縣的新港奉天宮,翌日在奉天宮接受各方信徒參拜,完成祝壽大典之後,隨之啟程回鑾。


在這個艱辛的路途中,因為時代變遷,以往單純步行的方式已有所改變,交通工具包括兩輪的機踏車,四輪的甚至是鐵牛車拖板車,都在其中。雖然陪行的方式有所更動,不過虔誠的心即是一切信仰的根本。


記得當小時候有一次跟隨阿媽到北港參加祝壽大典,那時還是往北港進香的時期,只見朝天宮正前方的街道滿是人潮,大家唯一的口令就是廟門口擴音器傳來的,跪、拜、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全國四面八方的人齊聚一堂,為相同的信仰,付出真誠,無論善男信女,老弱婦孺,那種感動自是深刻。


還有一次,約莫我國中時期,老爸參加腳踏車隨駕團,因為長年宿疾,幾乎是第二天到第三天腳痛到快騎不動,在大家夜宿西螺時,夜晚他猛然驚醒,卻發覺身邊的整團人都不見了,邊騎腳踏車邊追趕,心裡還不是滋味的想著被放了鴿子,哪知到了下一個據點,燈火昏暗,廟門都還沒開呢,自然不見半個人影。悻悻然的騎回西螺,這才發現所有人都在原地,不過,就這樣,疼痛的腳便不藥而癒,這樣的神蹟,在我小時候便已深信,不管是靈異或是巧合,只要誠心,天助自助者。


媽祖信仰深植人心,其來有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