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 旅途的開始

坐著綠椅皮套,頭上電風扇匡哴的旋轉,必須兩手平均用力往上撐才能抬起的沉重窗戶,我們搭著滿載記憶的列車,行駛在黃金海岸線上。


< 懷念的車廂 >

台鐵近期推出一連串郵輪式列車的活動,方便定點旅遊的群眾一項新選擇,對於鐵道迷無非是莫大的吸引力,而這次,因應光華號開行43週年的活動,推出海線懷舊之旅,從七堵出發,最後上車點是樹林,然後,從白沙屯、大甲、追分、到彰化,讓這昔日的「白鐵仔」重新再田野城市間馳騁。


< 白色的座椅頭套是可以帶回家作紀念的 >

在鐵路電氣化之前,光華號特快車堪稱是跑得最快的列車,外表不鏽鋼拋光的車身,流線型的車體,行駛起來更有速度感,這是西式列車引進的先例,迥異於蒸氣與煤炭火車,自民國五十五年,為慶祝十月卅一日「先總統 蔣公」誕辰,定名為光華號,自鐵路電氣化後於西部幹線停駛,而後陸續行駛在東部非電氣化的路線上。


< 白鐵仔車身 >

南下北上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縱使在同一段鐵道上,南下有一種視野開闊的驚奇,特別是進入到竹苗以南,與都市漸行漸遠之後,眼前見的景觀不是稻田農舍,就是濱海河口,一種豁然開朗的心情帶領著自牢籠飛出,飛快奔馳在青山綠野間,在蔚藍海峽與金黃沙灘的平行線上游走,看著偶然掠過的白鷺水牛,一畦畦沼澤水漥裡自得其樂,有一種回到童稚的新鮮感,這對於大多數都市人來說,恐怕是莫大的吸引力。


< 窗外出現的風車,表示好望角要到了 >

海邊開始出現巨大風車,頂著藍天,矗立在海天一線之間,隨著火車快速接近,漸漸的由小到大,我們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穿越他的腳底,這已經是西濱近來的特色風車群,而正要經過的這地方便是好望角看的到的丘陵、平原、風車、海線與白浪構成的山海戀。


< 古老軋票機 >

車上志工依然努力講著火車的歷史,然後小孩子努力玩著軋票機,那是在舊式硬版車票上軋上日期的機器,老舊的機器卻令人回味無窮,然後車上還有列車長的帽子可以借拍照,整路這樣東玩玩西看看的,又加上是特快車的緣故,火車其實吵的不太知道志工在講些什麼,然後白沙屯站就到了。


< 光華小姐服務組與代言人沈海蓉老師 >

第二站 白沙屯


< 白沙屯站月台 >

白沙屯驛為三等站,客運量並不大,不過因為白沙屯拱天宮媽祖的關係,近幾年來每到媽祖南下進香的時候,總是擠滿香客人潮,也算是為這小小村落添上一筆可觀的觀光收入。


< 拱天宮媽祖廟 >

從車站到媽祖廟是要走一段路的,這邊停留約莫一個小時,廟方並備有鹹粥,讓沒吃早餐的旅客果腹,媽祖廟後方緊鄰著海,不少人往海邊走去,踩在質地細膩的沙灘上,海風不小,縱使偶而揚起的沙塵螫眼,不過,阻止不了遊客的腳步。



小村落的靜謐因為這一群遊客而激起一陣小騷動,替原本樸實的街道注入一股活力,拱天宮的香火不斷,但海邊其實顯的有點蒼涼蕭瑟,應該是很少人在這時間來戲水,向北方望去,一整排風車並列在山與海的邊界,恍然中有海角天涯的錯覺,氣勢並不磅礡,但是有種孤寂的美感,沙灘上漫步的遊客,在海天之下竟有種渺滄海之一粟的光景,陽光照的人暖暖的,堤岸上的親子互動也暖暖的,但風依舊簌簌的吹。



鳴笛聲起,風景拉回旅途的車箱裡,告別了這一站,下一站是人口密集的—大甲。

第三站 大甲

這是一個幸福的車站,因為這是我的家鄉,而我今天卻是用觀光客的身分回來。

大甲很多小吃,當然著名的就是香火鼎盛的鎮瀾宮,中餐在這邊解決,也當合情合理。

這次行程很有趣的,巧合的把白沙屯拱天宮跟大甲鎮瀾宮排在一起,這兩間廟宇在宗教活動中相似度幾乎百分之百,都是跨縣市的往南部進香,長途跋涉的宗教活動,陣容龐大,參與者動輒數十萬計,可稱的上是台灣一大特色,只是白沙屯媽行進的路線不一,這是最具挑戰的地方。


< 熟的不能再熟的鎮瀾宮 >

我像識途老馬般的找尋午餐,這對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不論香菇肉羹、好吃的肉圓就有不同風味的三家、再配上一杯無殼香檳牛奶綠豆沙,這樣的午餐真是完美。

例行性的跟大甲媽請安,隨即到文昌祠乘涼,這裡人煙稀少,比較少遊客會到達,而前陣子整修,最近才重新又開放,外面的太陽大的曬人,過水廊底下的長板凳正適合躺著作一番大夢。


< 文昌祠正面山川殿 >

文昌祠,當地人習慣稱孔廟,主祀文昌帝君,創建於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設有大甲義塾,作育英才,弘發教育,貢獻良多。主體建築為三開間、兩進、兩廊帶左右護龍,廟風古樸,山川殿上方的燕尾翹脊與剪黏豐富,之前歷經九二一,已有些許損壞,後經修繕已重新開放,不過似乎失了不少原有的古風,這好像是台灣古蹟修繕的通病。





< 天井裡的天公爐 >

天井的陽光灑下,與裊裊香煙映照出一種緩慢盤旋的時空氛圍,檀香四溢,在這悶熱的午后卻穩定了心神,過堂風一陣陣的,不由的令人發酣,若是這一盤的棋可能與周公下到晚上去了。


< 出入平安 >


< 連登科甲 >

第四站 追分

這是個很熱門的小站,除了他是僅存木造建築之一外,還有一項重要的紀念品,就是追分—成功的紀念車票。



位於大肚鄉的追分,日文意思即「分歧路」,因為在這邊西部幹線一分為二,一條繼續往彰化,另一條則往烏日的成功站,加上原本彰化往成功的山線,形成一道三角線,故還有山海戀的美名。


< 穿越平交道的引道 >

海線的木造車站一共有五,北而南依序為談文、大山、新埔、日南以及追分,其中又以追分造型最為討喜,而且因為站旁有小庭園、祈願池,站體又不定時漆上黃衣,算是維護比較多的車站,車站的黑色牛眼窗格外醒目,在藍天之下,整個顏色亮眼,沒有一般小站的寒酸與敗落,四周綠蔭扶疏,引人注目留連,於是就算她沒有熱鬧街道,名勝名產,仍然吸引不少鐵迷朝聖,甚者,為了那四個字「追分成功」,成為情侶造訪的地方。



第五站 彰化扇形車庫

山海線的終點站,都在彰化,這裡有座全台僅存的扇形車庫,建於日治大正11年(西元1922年),目前仍在運作中。


< 扇形車庫 >

扇形車庫以調車轉盤為中心,共有十二道放射軌道,軌道一頭共有十二座車庫呈半弧形排列,故名扇形車庫,目前仍是火車頭旅館,黃色的煙囪直指藍天,火車頭在裡面安安穩穩的很有安全感,這裡面還是復駛的蒸汽火車CK101與CK124的家。


< 調車轉盤 >


< 蒸氣火車CK124 >


< 蒸氣火車CK101 >

站上一旁的瞭望台,可以鳥瞰整個軌道呈現美麗的放射狀,延伸至彰化站,幾台火車頭不定向的停放在軌道上,場景卻讓我想到宮崎駿動畫風之谷裡王虫大暴走之後的沉澱與靜默,是個很有趣的畫面。

因為機會難得,站務人員還示範了火車調度的表演,將火車頭從三號車庫開出,經調車轉盤轉一圈,然後進入到四號車庫的現場Live秀,這應該是平常自己參觀所不能見到的實務操作,想起小時候玩的火車軌道,現在活生生放在展現在眼前,很新奇有趣。




















< 車庫輪調現場秀 >

夕陽照的火車頭紅通通,藍天也染上了橘色的色溫,拉長的影子,炙熱的汗水,在滿地紅鏽的軌道與枕木上,似乎更添溫度,車站旁有一攤台鐵員工私房推薦的豆花攤,沁涼的古早味豆花消暑,正好完美的結束這樣一整天的懷舊郵輪之旅,然後在回程的路上,飛快的奔馳,好像印照歸心似箭的心情,一刻也不停的奔回台北。



而就在列車經過沙鹿龍井段,一個傾斜彎道,一旁稻田燃燒的火紅,濃煙陣陣的,被風帶過,掠過車身,而稻田燒過的痕跡發黑,夕陽從村落屋舍與老樹剪影中像天使光束般打在白鐵仔身上,平交道整條田野小路上站滿了追火車的鐵道迷,一支支大炮相機對準這一幕猛拍,我想這將是這一天最美的風景。



而眼前鐵路便當的味道正慢慢飄進腦海裡。(流浪日期 2009/10/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