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電聯車一站一站的細觀每一個小站的原始荒涼或是享受月台無人的寂靜,那時在台南求學階段常常由台南中洲站搭往嘉義水上去找小姑姑,南部的小站都很簡單,也都很樸實,有時月台之外除了荒涼不見住宅的景象讓人錯覺這真的是一個停靠站,而另一個常搭的路線就是彰化到大甲,總必須北上搭山線自強號到彰化後,轉搭海線電聯車,這樣才能補足海線對號列車少的窘境,只不過通常求學時搭的這一段都已是在晚上,很少在白天經過這麼一段。



大肚山腳下的兩個鄉鎮,大肚跟龍井,以前都覺得這裡很偏僻,一望無際的田野,卻滿滿架著高壓電塔,從火力發電廠一直延伸到大肚山麓,電線像網子般籠罩,日暮黃昏時,與田間的聚落構成不協調的畫面。

 

海線由大肚溪進入台中縣,越過大肚與龍井後,就進入到熱鬧的精華三鄉鎮,於是大肚龍井與沙鹿以北的機能有著天壤之別,是莒光以下才會停靠的站。

從車窗望去,東邊大肚山與視野平行,大肚山的植披多為芒草矮欉,風吹蕭瑟,旅程如果經此,更覺心中的孤寂。

 

龍井的月台上,米黃與天籃的漆身,傍著鏽蝕鐵道與電線,風吹過園栽的擺盪,像悠閒的等候下班列車的到來,縱使沒有乘客,也能自己隔然成局,不至冷落了時間的蹉跎。

 

尋訪途中,友人在大肚車站打了大肚到成功的來回票,準備送給殷殷企盼懷孕的主管,兩張車票的心意,在光影之下更顯的珍貴與可愛,因著人們的期盼與美意,讓兩個不相干的站別有了聯繫,人的想像豐富也讓語文的趣味無限延伸,站與站之間已經不是轉捩點的差別,驛站跟驛站之中,也因為文字而重新賦予意義,大肚、成功,伴隨著邁向另一階段的責任人生。

 大肚站,龍井站,台鐵編製皆為三等站。(2007/02/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文 的頭像
    凱文

    影像逆旅,讓心出走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