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聞遐邇的清水舞台 >

沒到過清水寺,就好像沒到過京都,我們此行把清水寺當成是造訪京都的一個重要指標,當然是對於她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有著高度的嚮往,而這個寺廟的名字,在繁花似錦的初春,讓人感覺格外清新。


< 往清水寺 >

清水寺道上尚未有店家營業,有些門前擺放了一塊塊石碑,後來才知道,原來大谷本廟本來就是祭祀的地方,而廟後方有著一片墓園,倒是我們沒走到那兒去,石碑就是墓碑,在日本的墓園似乎與住家比鄰而居,有些廟宇有這樣的超渡與服務,所以有些大廟附近也是墓園。


< 路旁有著可愛陶瓷字樣的看板 >

道上的坡度還不算太大,沒有人的清水寺道走來格外輕鬆,印象中通往清水寺應該是滿滿的商店街手信店,本以為是因為太早而沒開的店家,原來我們走的是另一個方向,一個在清晨應該有的街道風景,當然偶爾有櫥窗展示當地的特產 – 清水燒,對我們來說都是新奇的,清水燒的質地樸拙,是日本九大名窯之一,瓷器中彷彿就透露出一股濃濃京都文化的氣息,這技術經過了幾百年的薰陶,當然別具代表性地位,不過可觀的價格,我們可是下不了手。


< 爬上清水寺前的駁崁,好像一個櫻花公園 >

終點一個駁崁盤旋而上,街道的盡頭是一個大廣場,往左便可通往二三年坂,也是正對仁王門的主要入口,我們從右邊拾級而上,因為幾株盛開的櫻花樹已召喚著我們,隨著駁崁層層綻放,有層次般的交疊著,在下面仰望已經是花冠蓋頂,等趨上前去,又是另一番繽紛景象。


< 撥開櫻花見仁王 >

依著山坡而建的步道櫛次比鄰,之字上下盤錯,櫻花樹交錯其中,伴隨綠意點綴,透過湛藍的天空與陽光當背景,很難想像我們仍舊處在都市之中,這都市未免太美,美的彷彿世界上只有此時的京都才稱的上是真正的春意盎然,而撥開紛亂的花景,那鮮紅的仁王門就矗立在藍天之下,蓊鬱山間。


< 站在仁王門前 >

仁王門前兩頭石獅頗為可愛,逆光下的氣勢更為壯觀,站在門前,好像要將你吞噬般,一頭巨獸黑影籠罩著你,門兩側的天王像,雖然被柵欄給隔離,但剛猛的神情態勢,依舊逼人不敢直視,難道日本寺廟也有所謂的門神,不過這雕塑木工已經非常古老就是了。


< 仁王門兩側的天王像 >


< 入了仁王門,往上是西門,以及三重塔 >


< 古意的手洗池,入廟前必須先洗手 >

人當然還不會很多,我們在庭院旁的櫻花樹下稍作歇息,因為陽光輻射的關係,氣溫已漸漸上升,跟清晨的溫度相差很多,在日本的日夜溫差很大,穿衣服必須以洋蔥式穿法,不然肯定熱死在街上,即便是脫了外套,還是感到些許寒意,於是只將裡頭的衣服減少,再套上外套,這樣便輕鬆了許多。


< 西門與三重塔 >


< 一旁的亭子裡有寫滿願望與祈福的繪馬 >


< 將求得的籤繫於欄杆上 >

仁王門續往上經過西門,就會看到三重塔,這也是清水寺的地標之一,是目前京都最大的三重塔,塔高卅一公尺,塔內奉祀「子安觀音」,顧名思義,就是庇祐婦女生產順利,這讓我聯想到二三年坂下方有條產寧坂,也是一樣的道理,好像在這個國家,生產順利似乎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西門與三重塔都是江戶時代重建平安時代的仿唐建築


< 未開啟的經堂 >


< 三重塔旁的櫻花樹 >

三重塔周邊一樣是櫻花環繞,兩邊的石欄杆與石燈籠靜默中帶古意,與朱紅的寺廟本身卻不會有太多的衝突,很奇妙的一個地方,用色大膽的建築體,卻因為在藍天之下,加上粉白花樹圍繞,反倒呈現一種清新的氣味,沒有一絲絲俗艷氣息,這或許是日本一種天與人合的自然形成態度。


< 回望三重塔與櫻花 >

進入到本堂裡面必須買票,這裡倒是擠滿了排隊買票的觀光客,我們甚至注意到了,大陸團竟佔了絕大多數,一整個淪為菜市場的感覺油然而生。後來才發現,我們買的門票,是春天版,票上印有屬於櫻花的季節的圖案。日本很多寺廟,如要進一步參觀,都是要門票的,畢竟這些古蹟維護都是需要龐大的費用支應,而且他們的廟務工作也是上班制的,這點之後在嵐山的御髮神社,從我們遇到剛上班的神職人員可以得證。


< 進入本堂前的手洗池,有龍型的青銅雕塑 >


< 由普門閣進入本堂 >

進入本堂需300円,買了票,從普門閣進入,普門閣兩邊一樣有著「持國天神」與「廣目天神」塑像,隱身在木窗之後,而眼前一道深邃的長廊,濃郁的原木味道傳來,廊檐下掛著偌大的銅燈籠,依序指引前進,走廊盡頭,一尊「出世大黑天神」泰然而立,「出世大黑天神」為七福神之一,又名財福神,是授予世間官位富貴之神,這可要好好膜拜一番,雖然在異鄉求神感覺是捨近求遠,盒子打趣的說,在國外千萬不要亂許願,因為萬一要是成功,還願可就麻煩了。


< 木頭長廊,很濃郁的原木味道 >

大黑天後方就是本堂所在,本堂禁止入內,每隔卅三年才會開放一次,裡頭供奉的是十一面千手觀音立像,而沿著本堂外圍繞行,到正面前方的木棧台,就是聞名的「清水舞台」。

清水舞台懸空於崖邊,以139根木柱支撐,完全沒用一根釘子,支撐起檜木鋪平的舞台,從舞台上面向下望去,四周都是樹冠,好像本堂就蓋在樹林之上,巍峨壯觀,而走在舞台上,也不禁讓人放輕了腳步,雖然是心理作祟居多,每踩一步總感覺有木頭聲喀啦作響。


< 由清水舞台望向奧之院與阿彌陀堂 >


< 清水舞台下方的支柱結構 >

我們在本堂一旁玩著籤筒,籤筒很可愛,六角形的,只有一個小孔,心中默念著想要祈求的事務,搖一搖小紙捲就會掉出來,那便是你所求得的籤。記得小時候曾到過谷關遊玩,那時還沒發生九二一,龍谷瀑布裏有一種求籤的機台,裡頭是一個穿日本和服的小人偶,投幣進去,小人偶就會端出一紙小紙捲,掉出來的就跟現在這個很像。Jim並抽到了大吉籤,我想這個大吉,可能也暗自宣告了另一個神奇旅程的開始吧。


< 很可愛的小籤筒 >


< 可愛的地藏王菩薩 >

出了本堂,圍著山勢而走,便會經過釋迦堂、阿彌陀堂與奧之院,這時人潮已漸漸增多,爭相看清水舞台的遊客更是不勝枚舉,因為從阿彌陀堂前面的展望台是觀賞清水舞台整體建築的最佳瞭望點,也是聚集最多人的地方,阿彌陀堂正好跟本堂在樹海間兩相遙望,而從這岸到彼岸卻近於咫呎。


< 清水舞台全景 >


< 整座寺廟是被櫻花與叢樹所包圍的名山古剎 >


< 從後花園遠望西門與三重塔 >

日本很多寺廟,甚至是古蹟宅邸,屋頂都還是稻草蘆葦的結構,這樣能支撐幾百年真是奇蹟,也更增添古味。

隨著時間流逝,遊客人數也逐漸增多,我們決定早早閃人,趕在午前離開,然而人群之中,一轉眼竟失去了夥伴的蹤影,在人生地不熟情況之下,其實早沒了興致,即便山下的風光旖旎,我們有如熱鍋上的螞蟻,光是整個園區,我便繞了三圈有,但是終究找不到,事後,跟Jim討論過,發現很多次其實是擦身而過,或是他根本坐在某個定點,但,回想起來,真有點鬼擋牆的狀況,而我們接下來的旅程,也就在邊尋人,邊遊覽的心情下,帶著忐忑,有心無心的繼續行程,然後跟Jim,卻是前腳走後腳到,或是路線的相反方向前進著,這些都在回程後,彼此行程的討論中得到結果。


< 清水寺的最大景,必須從最遠的山頭回望 >

按: 清水寺下方其實有個日本十大名泉之一的音羽の滝,不過因為人工設備看起來很像一個儲水塔流出,加上排隊喝水的人超多,而且我們在找人,所以就沒多所滯留,然後卻有某國的導遊這樣介紹的:這兒沒什摸好看的,就這樣子,然後喝喝泉水意思意思一下,咱們就走咧~~

我說拜託,那您也就別來了吧~~~(是真的想說 "按"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