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我尋找咖啡館或者小店,是憑藉著書籍介紹按圖索驥的,
市面上很多介紹別具特色的咖啡館小店的雜誌或是書籍,
而我更獨鍾的,是老房子改建系列,或是隱身巷弄間的茶館,
總覺得在偌大城市中,這樣一塊小天地,自然而然成了心靈休憩與呼吸的絕佳場所。
城市咖啡在台灣似乎已形成一種趨勢,不然為何連便利超商都來搶食這塊餅,
標榜著人文、又具備方便性,一大早喝上一杯香濃咖啡,好像也成了很多都市人上班族不可或缺的習慣。
書上的慢動作,我被那窗外那滿是的綠所吸引,又剛好位在同事家附近,但詢問的結果是他們連一次都沒去過。
第一次在某天的下午去,卻吃了閉門羹,
因為店內客滿了,老闆很抱歉的遞上名片,告知下次如果要來儘早預約,
因為店裡沒限制時間,很多人都是來坐上大半天的,
雖然無緣,但卻讓我感受到老闆誠懇與親切態度。
第二次,在上完陶藝課後,趕緊打電話預約,心裡想著這麼早應該不會有人吧,
很幸運的,預約成功,於是,算了算時間,很從容的從中和,開車往中正區。
市民大道有一段路,路旁都是綠樹與小公園,
一旁的民宅,就剛好面對著綠意,也隔開了喧囂的馬路與車潮,
其中有幾處,規劃籃球場,老房子透露出幾分眷村的味道,
傍晚時分,散步的群眾,球場上的吆喝與汗水淋漓,是這城市裡溫暖的人文意象,
走過小公園,慢動作就正好對著一座籃球場旁,
球場的圍籬網子上,爬滿了植物,就算是個隔離的柵欄,這樣也顯得柔順許多,不再那樣的生硬,
陽光從小葉欖仁樹上穿過,光影洩落在石板道上,信步走著,有種尋幽訪勝的雀躍心情。
慢動作隱身在一排矮房子裡,其實很容易被忽略,
經過幾間平房後,才會發現一塊原木形狀的招牌掛在屋簷下,低調的跟你說就是這間了。
第一次我還以為是比較靠巷口的一間在老公寓一樓的咖啡館呢。
而率先迎面撲來的,是厚重濃郁的木頭香,應該是櫸木,
桌子,地板,深呼吸一口,濃得化不開的味道,
我很愛。
店內沒甚麼客人,倒令我有點驚訝,跟上次來迥然不同的景象,
不過上次一推開門便是嘈雜聲入耳,
今天這樣,安靜的氛圍,正合我意。
菜單上很容易嗅出一間店的品味與特質,當然還有屬於老闆的堅持,
由單品咖啡就可以看出老闆也是個嗜咖啡的人,
老闆自行烘培的咖啡豆,一大台烘焙機就位在屋子的角落,
故意打破的磚牆,地上爬滿的麻布袋,是儲藏,也是另一種現貨裝飾。
喜愛咖啡的人開咖啡店,除了賣自己的咖啡,當然更多的是分享交流,
遇過好多家店,老闆都很可愛,誠摯的熱情,都灌注在端上手中的那杯咖啡,
除了啜飲濃郁咖啡香,也啜飲著人情味,讓你不得不對這暖暖的溫度念念不忘,
那熱度透過杯子傳導,溫了手,也暖了心。
在我點的咖啡之外,老闆娘又熱心的奉上一杯冰滴咖啡,說是分享,請我們嚐嚐味道。
店內提供輕食,點了一份拖鞋麵包,份量卻出乎我預料的大,
裏頭火腿、歐姆蛋、生菜搭配,正好墊了沒吃午餐的胃。
可愛的是當我一口咬著美味的麵包,腳邊一雙渴望的眼神殷殷企盼著,那是店裡的活招牌紅貴賓。
對於熟客,他就像是認識一樣的招呼,狂搖尾巴,
而客人要離開時他還會叫幾聲,好像叮嚀著你要記得再次光臨,
看他在木板上答答答的跑來跑去,看似忙碌,
但那可是對造訪慢動作的客人們最可愛也最親切的招呼啊。
我喜歡看著窗外的綠意,
窗邊位子剛好坐了一對情侶,兩人的剪影自成一幅畫,
像在這叢林中,各自做著自己手邊的事,
但偶爾的眼神交會又透露出無須言喻的甜蜜。
我就這樣從炎炎午后躲進來,
直到窗外慢慢拉上昏暗的暮色,店內的鵝黃燈光已然比外頭明亮,才起身離開,
在裏頭,彷彿遺忘了這整個下午時間。
到慢動作,請放慢動作,放慢心情,
好整以暇的體驗慢活的時光。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33巷20弄6號
電話: (02)2581-2695
星期二 店休
星期天 〜 星期三 11:30 〜 18:00
星期四 〜 星期六 11:30 〜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