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前的雞蛋花,白黃相間>

裹上鮮艷的外妝,綠地上銘黃色的外牆,鮮明的幾乎認不出這是原本的樹屋所在,倒是有幾分民宿的味道。


<現在樹屋的入口>

褪去歷史的背景,陽光下爬滿的綠藤,緊緊抓住靠洋樓邊的隔牆,如果擺上幾桌咖啡桌,肯定格外吸引人的目光,這樹屋的門面,似乎新的不能再新,嘗試用另一種斑斕的面貌引人佇足。而一片綠茵草地上,黃的、白的就這麼相對而視。


<頗有咖啡館與民宿的味道>


<樹屋內部依舊>

失去屋頂,徒留四壁的樹屋,方型白窗透視,三角錐般的山牆,搭配一面厚重綠葉舖毯的方隔牆,對照德記洋行的拱形序列編排的迴廊,光影下的鋪陳,二樓琉璃翡翠般的欄杆柱台,整個幾何圖形擺開,像圓舞曲般隱隱透露出西式洋房的建築活力,因為油漆色彩讓頹圮的樹屋又重新活了起來,雖然登堂入室,裡頭的展示依舊保存舊有樹屋的規模格局,爬上爬下的空橋橫貫樹屋,這原本就是噱頭之一,上上下下的不同視野可以詳端樹屋的建築構造與榕樹攀爬的壯觀,這樣的階梯空橋著實讓人跳脫了人本身與建築單純的關係,在不同高度凝視甚至瞭望下,讓人有了不同於己身身高限制的見解與眼界,那種感覺很奇特。換個角度看世界,也許正有這種涵義。


<黃的山牆、白的方窗,遙望白的拱門洋行>

安平樹屋算是廢物再利用的最佳典範,從本來的廢棄倉庫搖身一變,歷史所賦予的也就像現在攤在陽光下耀眼的金黃色澤一般,發揮了他應有的剩餘價值,而不讓已經營多年的純白色洋行專美於前,一片綠色土地上的兩幢建築,拉起了色彩交響曲,這期間,又是多少次快門伸縮間的絕對紀念,我喜歡在圓拱下的長椅闌珊,現在高牆上的黃綠交錯,讓心情整個年輕起來,也似乎不錯。


<從樹屋窺探德記洋行>


<迷人栱型的序列>

安平的蛻變,從建築與色彩,慢慢吸引旅者的目光,就像紮根寄生的老榕,屋樹共生而緊緊相繫,那麼白的與黃的交替,也將緊緊相繫。


<歷史、建築是時間上的正相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